藍藻,水產養殖池塘中惡魔般的存在。危害大、易爆發、不易處理,讓人焦頭爛額,甚至損失慘重。
江西上饒,鱔魚養殖池溏,10畝,200口網箱,藍藻爆發一周有余,鱔魚吃食不好。
藍藻是原核生物,也是最簡單、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因內含一種藍色色素,因得名藍藻。常見的藍藻有藍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顫藻、微囊藻等。常見且危害最大的就是微囊藻,這個藻呈顆粒狀組合體,漂浮在水體表層,嚴重時,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也是就我們所說的“水華”。
藍藻一旦爆發,直接導致水質惡化,最明顯的就是pH值升高、溶氧早晚差異大,極易引起夜間缺氧。藍藻的大量繁殖,也會影響其他藻類的正常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同事,藍藻死亡之后,也會釋放大量有毒物質。輕則影響養殖動物正常攝食、脫殼、生長,增加餌料系數;重則因處理不當導致養殖動物中毒、大批量死亡,進而養殖虧本嚴重。
藍藻爆發的主要原因有:
1、養殖水體富營養化:過量使用有機肥、過量投餌等;
2、池塘生態紊亂:頻繁使用殺蟲、殺藻藥物、濫用抗生素等;
3、缺少碳源:藍藻有偽空泡,可浮在水體表層,與空氣接觸的機會多,能利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且能直接利用水中的碳酸氫鹽作為碳源。當水體中碳源缺乏時,其它藻類如綠藻和硅藻因缺碳而不能生長,藍藻就形成優勢種群;
4、營養失衡:過量使用化肥,氮磷比失衡(一般認為氮磷比為16:1)
所以,高溫天氣、高pH、有機質豐富的池塘,極易爆發藍藻。
其實,有一個指標可以準確判斷養殖池塘是否容易爆發藍藻。
那就是總堿度!
總堿度,養殖水體中碳酸根和碳酸氫根離子的含量之和??倝A度決定了池塘的天然生產力,總堿度也代表水體中可供應的二氧化碳的總量,代表池塘的自養氮同化能力。
水產養殖正??倝A度要求在120-150mg/L之間。
上面講到,藍藻對二氧化碳具有很高的親和力,同時能在高pH的環境下生長,所以,總堿度過低或過高都容易爆發藍藻!
其中,總堿度過低還有如下表現:
1、池塘水不好肥,就算好不容易肥起來,也很快就會倒藻,水容易渾濁;
2、水體的緩沖性不夠,pH值、溶氧日變化幅度巨大;
3、花白鰱產量不高,養殖總產量也不高;
4、碳氮比低,對氮的同化能力弱;
5、容易長藍藻等。
基于總堿度這個指標,預防藍藻的方法:
1、養殖前期,可適量使用生石灰、小蘇打提高池塘總堿度,;
2、高溫期,多開增氧機攪動水體,定期使用黃金益菌素B型、水博士調水、補充碳源,定期使用活肥補充微量元素。
所以,你的池塘是否高產、是否穩定、是否容易爆發藍藻,檢測在總堿度,一測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