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考察組一行抵達武漢中易智能設備生產基地)
2020年8月20日下午,荊州高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課題調研小組一行,來到位于荊州高新區的武漢中易智能設備生產基地考察調研。課題執行顧問、北京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鴻;課題組組長、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張立波;中國農業產業資產管理平臺首席顧問何毅;北京北達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張云飛;中國海洋大學數字產業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吳倩;北京大學荊州高新區體育產業研究基地研究員何文義;產業經濟課題助理研究員關卓倫;產業經濟課題助理研究員孫雯雯;荊州高新區陪同人員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局副局長李平等參與本次考察調研。
(李總向調研考察組一行介紹)
武漢中易總經理李剛先生陪同調研考察組一行人員,向調研組人員講解介紹了公司在自主創新、技術研發和產品應用等方面的情況介紹,以及結合整個行業發展趨勢、響應國家環保政策等方面介紹了企業的思考和探索。
(調研考察組成員對公司自主編制的《2019水產大數據白皮書》非常感興趣,紛紛駐足取閱)
(李總介紹中易自主研發的智能設備)
李總為調研組人員詳細講解,P1便攜式檢測儀、Y23在線監測控制儀以及L201智能光反應器等設備的功能及實際應用的價值,以及大數據智能養殖的理念的傳播及推廣。
(李總向考察調研組一行介紹卵囊藻和光反應器)
李總向考察調研一行詳細介紹了公司的使命、愿景及戰略定位,并重點介紹了企業的技術指導理論“雙養理論”,詳細闡述了智慧漁業水平衡的重要意義和價值,水平衡對于提升養殖效益,助力產業升級,以及推進智慧漁業落地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課題組組長、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張立波教授在聽完介紹之后,對企業倡導和踐行的“大數據思維”和“用數據指導水產養殖”高度認可,并表示以卵囊藻改善水質,用智能監控設備收集各類水環境信息大數據做養殖指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態平衡養殖產業鏈系統,不僅符合近年來國家對生態環境大保護的政策,也順應了即將到來的5G時代萬物互聯的時代潮流。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荊州高新區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意義重大。
此次課題調研組積極響應習主席“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齊心協力把“十四五”規劃編制好”的號召,深入一線實地考察調研,表示此次調研收獲豐富,武漢中易在智慧漁業領域的實踐和探索經驗值得借鑒,為荊州高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智慧農業、生態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