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9日,2020廈門水產養殖展覽會暨中國(廈門)智慧漁業綠色發展峰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此次發展峰會由中國漁業協會智慧漁業分會、福建省淡水養殖協會與廈門市漁業協會共同主辦,來自全國各地漁業產業鏈相關的近百家企業參與此次盛會,自主研發智慧漁業系統并提供智慧漁業大數據分析及解決方案的中易物聯受邀出席峰會,首席數據官周凱發表主題為《智慧漁業在黃顙魚產業的應用》的演講,向參會各位分享大數據的實際應用價值及未來發展趨勢。
(首席數據管周凱給大家分享數據化管理)
首席數據官周凱在演講中分享了來自公司旗下智慧漁業養殖基地黃顙魚的實際數據和案例。在2020年4-5月在黃顙魚主養區湖北宜昌、枝江、浙江湖州等地發生了大規模的黃顙魚疾病,引發了暴發性死亡,據不完全統計,約30%的黃顙魚受災,2020年黃顙魚產量將大幅度降低,同期導致這一階段黃顙魚成魚價格達到40元/kg。同時期依據數據化管理的池塘保持穩定,在湖北公安養殖基地6口黃顙魚池,4-6月份魚損失量不超過0.3%。
(周凱給大家分享實際應用案例)
隨著智慧漁業技術的發展與推進,數據化管理將對池塘養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黃顙魚養殖中,我們通過數據來選擇池塘,通過數據進行養殖過程管理,可以最大限度提升養殖效益。在確定養殖黃顙魚后,查找黃顙魚對水環境各項指標的適宜范圍,這里除了氨氮、亞鹽、pH值外還要重點了解它對基礎屬性即八大離子的適宜范圍。
數據化管理以水平衡為基礎,影響水環境的數據因子非常多,當下應以溶氧、pH、水溫三個影響水質環境的核心指標做為關鍵,通過養殖過程對這三個關鍵指標的持續監測,可以及時了解池塘溶氧與pH值數據的變化,我們知道高溶氧致病、低溶氧致死,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與措施將溶氧與pH值調節到適宜的范圍,是池塘管理的重點與難點。通過整個養殖季的實踐發現在養殖過程中,溶氧、pH值、水溫越接近最適范圍,養殖水環境越平衡穩定,相對應的養殖效益也有很明顯提升。
(公司總經理李剛受邀參與圓桌論壇討論)
(中易物聯獲智慧漁業突出貢獻獎)
水產物聯網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通過智能在線監測系統對水體中的核心指標進行收集、分析,進而指導養殖將會成為未來發展方向。